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演出经济:台上如此火热,台下如何发力?

发布时间:2024-08-28  点击量:573
        今年上半年,凤凰传奇2024巡回演唱会、张杰未·LIVE—「开往19822024巡回演唱会、林俊杰JJ20世界巡回演唱会、陈奕迅FEAR AND DREAMS世界巡回演唱会等在全国各地陆续拉开序幕,展现出中国演出市场强劲的复苏势头。音乐节遍地开花,演唱会热度持续走高从一线城市到二三四线城市,演出地域不断下沉;戏剧曲杂一票难求,演出品类百花齐放……据中国演出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达到25.17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30.19%已超过2019年全年演出场次,票房收入190.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24%接近2019年全年票房收入。这一增长态势继续维持,强势驱动中国演出经济持续井喷。

 

 

 

数据来源: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同比增长代表市场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

 

 

演出经济的火热现象

当前,中国演出经济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抢票狂潮”与“售罄盛况”频繁占据网络热搜,成为时代风潮的鲜明注脚。这一领域不仅打破了传统淡旺季的界限,更展现出地域覆盖的广泛与深入,将文化盛宴的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城市角落。同时,中国演出舞台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大型营业性演出全面复苏。2023年,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票房较2019年增长3倍以上,占演出票房的比重由2019年的19.8%提升至35.4%。其中,大型演唱会票房达146亿,创历史新高,近4成大型演唱会单场票房超千万;大型音乐节票房近32亿,为2019年的8.5倍,场次超过700场,为2019年的6.2倍,观演人数近790万人次,为2019年的7.2倍。2024年上半年,大型演出市场呈持续上升态势,大型演唱会、音乐节供需双增。

 

 

数据来源:中国演出行业协会。

 

演出市场淡季不淡。2024年一季度,中国演出市场逆势而上,打破了传统淡季的沉寂,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增长动力。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权威数据揭示,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剔除娱乐场所演出)场次飙升至11.90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72.71%,票房收入更是跃升至108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116.87%,观演人次突破3886.99万,同比增长77.88%。其中,大型演唱会与音乐节作为演出市场的主力军,表现尤为抢眼。一季度内成功举办近200场大中型活动,远超历史淡季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中国演出行业协会。

演出地域全面下沉。随着国民文娱需求、旅游需求的复苏,以及短视频平台的普及,演出越来越成为居民精神生活的“必需品”,演出市场也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而是逐步向二、三线城市乃至更下沉的市场拓展。大型演唱会举办地分布更加均衡。2023年,大型演唱会共覆盖23个省份、71座城市,项目分布更广泛、更平均。成都进入2023年大型演唱会场次排名前五名,西安成为大型演唱会场次排名上升最多的城市。大型音乐节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其覆盖范围从2019年的12个省份、18座城市,迅速扩展至2023年的24个省份、78座城市,下沉趋势明显。2023年,三四线城市大型音乐节场次占比达到23%,比2019年增加11个百分点,南京市成为大型音乐节场次排名的全国之首。

大型演唱会场次TOP5城市

城市举办场次排名上升TOP5

大型音乐节场次TOP5城市

2019

2023

2019

2023

上海

上海

西安

上海

南京

北京

广州

太原

南京

广州

南京

北京

泉州

成都

常州

深圳

深圳

东莞

杭州

杭州

广州

成都

重庆

青岛

天津

 

资料来源:灯塔专业版。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演出舞台面向世界。今年的演唱会音乐会更是“卷”到了国际高度,国际艺人成热门焦点。当上海翘首以盼再次承接霉霉演唱会时,众多音乐节也竞相邀请众多海外巨星加盟。比起那些反复出现在不同音乐节的“老面孔”,更多国际艺人的加入,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演出市场,也提升了观众的观演体验。随着中国文艺事业的蓬勃兴起,众多中国文化艺术项目正积极跨越国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且获得海外市场好评。

音乐节

国际化阵容

梦想未来·闪千手音乐节

演出阵容包含14来自法国、日本、瑞典、英国等地的海外艺人,占比超过50%

百威风暴

电音节

邀请了ALEN WALKERDJ SNAKEILLENIUM等世界顶级DJ

泡泡岛

音乐节

官宣了YOASOBINever Young BeachTatsuya Kitani等国际艺人

MDSK

音乐节

请了日本女子组合XG

仙人掌

音乐节

邀请了美国摇滚乐队Fall Out Boy

成都国际友城

青年音乐周

汇聚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支海外艺术团队

演出机构

海外商演

西安演艺

集团

其精彩剧目不仅点亮了土库曼斯坦中国文化年的璀璨开幕,更穿梭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文化交流盛宴,以及新加坡的慈善义演之中,将文艺之歌沿着一带一路不断唱响

民营乐团

自得琴社

《琴为何物··孤烟直》马来西亚专场音乐会在吉隆坡连演四场,吸引两千多名观众观看

北京九维

文化

携杂技芭蕾项目《天鹅湖》赴伦敦举办商业演出,获当地媒体、观众盛赞

包含九维在内的多家国内演出机构

舞剧《咏春》英国演出计划已在上半年官宣,即将在8月登陆英国舞台

北京奥哲维文化与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

华语舞台高清影像环球展映在英国多地的影院相继开启,10部优秀话剧、舞蹈、京剧高清舞台影像持续展映

 

在演出经济全面复苏和演出地域逐渐下沉的双重趋势下,宁波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各类演出项目。虽然宁波目前受限于大型场馆设施,暂无法承接万人以上尤其是10万人以上的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演出,但话剧、舞蹈、歌剧、戏曲、音乐剧、儿童剧等多元化演出项目,以及二三线歌手的演唱会和小型音乐节,同样能给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同时,宁波作为沿海城市,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室内场馆演出模式,可以大胆地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岸线,利用梅山、象山等独特的沙滩资源,策划并举办一系列大型露天演出活动。

 

演出经济的溢出效应

演唱会,其魅力远不止于舞台之上。对于观众而言,它是音乐与激情的盛宴;而对于举办地,则是经济活力的催化剂,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跨越城市界限,汇聚一堂。这股庞大的观演人潮,不仅直接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多个行业的繁荣,更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城市宣传热潮,让“看一场演出,游一座城”成为新时代下探索城市的时尚标签。“演出+文旅”的消费模式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旅游与文化的融合边界。

一场演出的直接收入虽仅限于门票,但其巨大的跨城人流量,使得交通往返、住宿消费不可或缺2023年,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比例突破新高,占比达68%,较2019年增长7.4个百分点,52%的大型演唱会观众为跨省观演观众。大型音乐节异地观众占比也高达65%。这股由演唱会与音乐节引发的“流动热潮”,不仅激发了演出市场的活力,更深刻影响了交通、住宿、餐饮等多个关联行业的生态系统,从而使演出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越单一的门票销售范畴。

 

2023年大型演唱会不同分线城市跨城用户占比

城市线级

本地观演用户占比

省内跨城用户占比

省外跨城用户占比

一线城市

37%

32%

31%

二线城市

30%

18%

52%

三线城市

11%

35%

54%

四线城市

14%

36%

50%

整体

32%

16%

52%

资料来源:灯塔专业版。

演唱会既能为景区“加分”、增加“卖点”,又能以演艺内容为核心重新串联旅游资源和城市“打卡点”,形成旅游演艺的新形态,为举办城市带来可观的文旅收入。大型营业性演出的强劲复苏对拉动文旅消费的作用尤其显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从而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跨城观众,作为这一趋势中的主力军,其消费行为与本地观众相比,展现出更为鲜明的特点与更高的消费潜力。他们不会仅满足于观看演出的短暂时光,更渴望在演出之余在当地及周边城市进行旅游。因此,跨城观众所带来的演出经济拉动效应往往高于本地观众。

 

数据来源: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数据采集分析。

 

成功的演出活动能够提升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这些成功的演出活动更是成为了城市“出圈”的加速器。网友们纷纷通过微博、抖音、小红书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观演体验与旅行见闻,将城市的美丽传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种自发的口碑传播效应,让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为城市的品牌建设与国际推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对于那些渴望在全国乃至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城市而言,尤其是一些二线甚至三四线小透明城市成功的演出活动无疑是一条捷径。

为进一步深挖演出市场潜力,宁波需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将演出活动带来的巨大人流延伸到旅游景点、酒店、餐饮、出行、购物等整条文化旅游消费链。具体来说,可以借鉴海口等先行城市在周杰伦2023演唱会期间成功实施的“演艺+旅游”创新策略,精心策划并落实一系列互补性强、体验度高的联动措施,实现“演出+文旅”模式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让城市不仅因演出而出圈,更因独特的文化旅游魅力而声名远扬。

  

演出经济的台下功夫

演唱会市场的崭新格局,正悄然为那些在服务等软实力方面做好准备的“小透明”城市,开辟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成功举办一场演唱会或音乐节,不仅能够让所在城市迅速在年轻消费群体及互联网上声名鹊起,还可能借此东风,汇聚人流商流,甚至催生新的产业。而要把握住这份难得的“红利”,城市还是要以“实力”为基础,“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演唱会吸引大批歌迷前来。

图片来源:宁波文旅

大型场馆打造规模经济场馆作为演出经济的核心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线城市之所以备受大型演出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城市拥有众多大型、现代化的场馆设施,可以容纳数万名观众观演。虽然下沉意味着音乐演出的大众化,也能为当地带来新的增量。但很多三四线城市由于缺乏演出举办经验、硬件设备不够完善,在承接大型演出时仍面临挑战。因此,这就需要各个地区针对演出做系列提升,特别是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完善。去年衢州之所以能出圈,就是因为在2021年完成了体育中心大型场馆的建设,具备举办大型演唱活动的条件。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占地20.4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

图片来源:环球网

 

在推动演唱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过程中,政府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准备,更在于其提供的便捷审批制度、高效的演唱会当日交通管理以及一系列贴心的软服务。众多二线或三四线城市的政府纷纷亮出“诚意满满”的底牌,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务实的举措,积极争取更多演唱会等文化活动的落地。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为演唱会等活动的筹备工作提供便利;精细化交通管理方案,确保演唱会当日道路畅通无阻;积极创新服务模式,设立演唱会专门服务热线;在演唱会现场及周边区域增设临时公共设施等。

薛之谦“天外来物”巡回演唱会衢州站。

图片来源:搜狐

 

除了为一场演唱会做好服务,部分政府更是抛出了一系列涵盖税收减免、专项补贴在内的政策红利,希望能与大型演出机构达成“长久合作”。通过提供税收减免、专项补贴等直接的经济激励措施,为演出机构减轻运营成本负担,鼓励其引进更多国际级、高水平的演出项目;通过主流媒体、社交媒体、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传播演出信息,提升演出项目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通过打造“演出+”的多元化联动消费模式,如“演出+旅游”“演出+餐饮”“演出+购物”等,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价值的最大化。

 

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把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转变成巨型演出舞台。

图片来源:搜狐

 

宁波若想牢牢抓住演出经济这棵摇钱树,就必须实施一系列发展策略。一方面,在于深化演出体验这要求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宁波在大型文体设施方面存在短板,缺少与城市能级相匹配的大型体育设施从而限制了大型演唱会等活动的举办能力。目前奥体中心一期仅能容纳1.3万座可容纳6万人奥体中心二期仍未动工,需要党委政府尽快决策,加快建设大型场馆,提高承办大型活动的能力。

  

宁波奥体中心外景。

图片来源:宁波文旅

 

另一方面,构建高效便捷的审批机制,提升政府服务的软实力同样至关重要。演唱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往往伴随着短期内人流激增,会秩序维护带来巨大压力。宁波应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为演出机构提供更加便捷、透明的服务环境。同时,要算好演出经济大账而不是小账,对于那些影响力大、持续时间长、吸引人数多、带动跨城消费能力强的演出活动,要量身制定“一事一议”支持政策。此外,还需加强部门统一思想认识和相互合作支持,以繁荣发展演出经济为共同目标

 

宁波2024年已举办或定档的演唱会(截至818

举办时间

演唱会名称

举办地点

16

林志炫 ONEtake2.0 《我忘了我已老去》巡回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127

王嘉尔 JACKSON WANG MAGIC MAN WORLD TOUR 2023-2024

宁波奥体中心

316

李克勤「续弦」巡回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420

杨丞琳 LIKE A STAR 巡回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511

王心凌 SUGAR HIGH 巡回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518

2024李宇春周末愉快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524-25

2024周兴哲 Odyssey旅程巡回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68

A-Lin黄丽玲 「A LINK with PASSENGERS2024巡回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622

李健「万物安生时」巡回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628-29

潘玮柏狂爱巡回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713

许茹芸2024《适合相爱的时辰》巡回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89-11日、16-18

陈奕迅 FEAR and DREAMS 世界巡回演唱会

宁波奥体中心

 

2024年已举办或定档的演唱会皆在奥体中心举行,未来随着大型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审批服务的改善,更多明星演唱会,尤其是大型演唱会将会在宁波举办。

 

资料来源:浙江在线

 

首页   关于我们   业务与服务   新闻动态   招标信息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宁波市高新区扬帆路525号宝龙广场1号楼10楼  电话:罗总-15957872303,应总-13967891665,俞总-13456166696,固话-0574-88130331
Copyright 2019 © 浙江万里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39859号-1   技术支持:宁波网站建设-勇商互动     网站地图 xml地图

503084688
1595787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