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营造:一场城市新竞争正在上演
发布时间:2023-10-30 点击量:157
“场景”,区别于“业态”“模式”等概念,是从侧重需求引领的角度出发,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提供的真实试验空间和应用场合。
回望近代史,每一次重大科技变革,都会引发经济增长的巨大跨越,带来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兴衰演变。近年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度演化,人工智能、数字孪生、量子通信、空天信息、未来网络、大数据等新技术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广泛渗透,推动城市发展迈入新的时代。这些新技术与以往“硬核”技术不同,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赋能技术,其发展和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应用场景的创新和支持,只有不断在场景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才能推动技术迭代升级,最终迎来“奇点”爆发时刻。
在此趋势下,聚焦前沿科技应用转化需求,打造一批创新应用场景,是推动数字技术进步和产业落地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人工智能等技术更高水平应用,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场景创新之城市比拼
对于面向数字技术的场景创新,国家“十四五”规划进行了系统部署和顶层设计,提出要迎接数字时代,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并特别强调,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当前,各大城市都在抢占先机谋划建设创新场景,旨在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场景和技术的供需联动为路径,通过打造和开放新型基础设施、真实的技术试验验证环境、广阔的产品应用新市场,形成具备先进性、推广价值的示范方案,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产业的快速增长、优质的营商环境。
表1 各城市创新应用场景建设顶层设计
城市 |
发展举措 |
北京 |
发布《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 |
上海 |
实施数字上海“场景申城”行动计划。 |
南京 |
发布《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成都 |
出台《供场景给机会加快新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场景营城”。 |
合肥 |
印发《实施场景应用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 建设“全域场景应用创新之城”。 |
二、场景营造之典型案例
明确发展阶段所需,发挥资源禀赋优势,锚定核心赛道先行布局,成为诸多城市创新应用场景建设的重要路径。比如,深圳锚定自身信创产业基础优势,围绕人工智能场景建设率先突破;苏州凭借扎实的工业、科技基础,敏锐捕捉元宇宙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机遇;上海临港片区肩负国家战略、迎来新一轮高强度开发,秉持“适度超前”理念,将数字孪生场景切入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
(一)人工智能场景赋能千行百业
深圳结合自身信息产业重大优势,将人工智能应用作为主攻方向,打造“一条例、一方案、一清单、一基金群”的政策支持体系,发布首批 “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深圳打造全域全时场景应用 |
||||||
n “公共服务+AI”。依托口岸、机场、高铁站、地铁站、公园、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搭建AI体验场景。 n “城市治理+AI”。在市容、环卫、消防、食品、建筑施工等领域开展AI技术和产品应用。 n “千行百业+AI”。鼓励金融、商务、工业、交通等企业基于AI技术进行升级。 案例
智能代步机器人优颐凡 熊猫机器人优悠跨界相声大会 |
(二)元宇宙场景描绘未来图景
苏州锚定元宇宙赛道,出台《苏州市培育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意见》,面向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企业等单位征集解决方案,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虚拟世界渲染和仿真计算平台,探索智慧感知、跨越时空、虚实共生的数字公共服务新模式,计划到2025年在工业、医疗、文旅、教育等契合度较高的领域打造30个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苏州构建多元应用场景 |
||||||
n 工业元宇宙。打造虚拟空间协同设计、虚拟仿真、基于VR/AR的设备检修等应用场景。 n 文旅元宇宙。推动元宇宙与苏州特色文化元素创新融合。 n 教育元宇宙。拓展智能化、交互式在线教育模式。 n 医疗元宇宙。探索构建药物开发试验、手术预演、医学影像等领域场景。 案例 “云游苏州”元宇宙服务App上线 数字人主播昆小融
|
(三)数字孪生场景构筑智慧城市
上海临港新片区将数字孪生技术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创新提出“数字孪生城”概念,打造出涵盖250多个图层的数字孪生模型,支持一批从事数字孪生数据采集、清洗、标注、交付、咨询的服务机构集聚,致力于建设虚拟与现实融合生长的未来之城。
上海临港建设一批数字孪生场景 |
||||||
n “可体验”的数字孪生园区。建设园区智慧停车、智慧物业、智慧能源等示范应用。 n 可感知可操控的“智慧工厂”。模拟工厂日常生产运作流程,打造流程制造领域工业数字孪生实验室。 n “可计算”的智慧交通孪生应用。建设交通态势感知仿真、自动驾驶云端仿真、交通环境监测预警、错峰通勤模拟推演等场景。 n “实时交互”的数字文旅新体验。打造文旅场馆沉浸式新体验;依托上海天文馆、顶科数字图书馆,构建“航向火星”精细化孪生模型。 n “虚实融合”的数字校园。建设学科实验实训、场馆使用、家校共育、学生行为分析等应用。 n “一盘棋”数字孪生社区。聚焦顶科社区高品质住宅小区建设,探索数字孪生社区管理手段。 案例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数字孪生系统 数字孪生地下综合管廊 |
三、宁波未来之赛道布局
近年来,宁波已经认识到数字技术领域场景建设的重要性,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场景开放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启动了“十景百品千项”专项行动,加快推动场景开放与供需对接,在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已具有一定的基础。面向未来,应把场景创新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结合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聚焦以下赛道进行进一步加强引导布局。
(一)人工智能
表2 宁波已建设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方向 |
场景内容 |
AI+制造 |
5G+AR工业智慧云互联网可视化平台、工业机器人性能测量系统等。 |
AI+教育 |
可之科技根据教育大数据模型打造能通过人工智能批改作业的应用。 |
AI+政务 |
甬易办通过人工智能准确算出各类政策受惠名单。 |
AI+农业 |
微能物联开发微能云智能虫情测报系统,应用于宁波部分水稻田中。 |
![]() |
宁波城市大脑
甬易办界面
![]() |
可以依托中国(宁波)芯港小镇、余姚机器人小镇等平台,着力发挥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适配和算法匹配优势,鼓励支持百度飞桨宁波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发展,不断增强薄言信息科技、海视智能、均胜普瑞、韵升智能等人工智能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围绕智慧亚运、未来社区等广泛培育智能化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宁波城市大脑,打造民生应用场景示范样板。
![]() |
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 |
![]() |
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
(二)元宇宙
表3 宁波已建设的元宇宙应用场景
方向 |
内容 |
工业元宇宙 |
宁波移动联合境腾信息科技,为宁波均普打造5G meta factory,将工业设备、自动化产线和工厂园区形成数字化映射。 |
贸易元宇宙 |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中基惠通搭建虚拟展厅。 |
时尚元宇宙 |
搜布科技开发时尚产业元宇宙“出品”,建立时尚设计师资产交易平台。 |
文旅元宇宙 |
浙江首个文旅元宇宙“渔光之城”上线。 |
![]() |
象山打造浙江首个文旅元宇宙产品
可以依托甬江实验室、宁波元宇宙产业园等关键平台,发挥宁波市元宇宙学会“智脑聚集”优势,引导舜宇智能光学、大丰数艺、酷乐潮玩、宝略科技、迈新科技等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积极布局元宇宙,深入打造元宇宙时代的宁波品牌和宁波形象。重点聚焦宁波市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发力工业元宇宙,强化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测试、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场景赋能,比如工程师方便进入工业虚拟元件内部进行观察、在逼真的宇宙虚拟元场景中试车。并着力延伸元宇宙在文旅消费、电竞产业、房地产业、现代贸易等领域的深度探索。
宁波甬江软件产业园
甬江科创区
(三)区块链
表4 宁波已建设的区块链应用场景
方向 |
场景内容 |
数字人民币 |
云港物联实现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运费结算功能。 |
区块链+制造 |
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家电区块链平台和服装设计版权保护交易平台。 |
区块链+工程监管 |
城市建设工程安全监测监管区块链平台、宁波市装配式建筑区块链管理平台等。 |
区块链+双碳 |
基于区块链的碳数据监测分析与碳交易平台。 |
区块链+贸易 |
基于区块链的跨境电商平台、大宗商品国际贸易服务平台、TBC区块链跨境贸易直通车等。 |
![]() |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全球产业生态大会落地宁波
可以围绕《宁波市区块链产业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区块链“百业应用上链”联合行动,推进宁波链城技术研究院、宁波标准区块链产业发展研究院创新赋能,发挥趣链、复杂美、布比、众享比特等全国区块链前20强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用好区块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甬链”,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数字文化等领域持续开放区块链应用场景。
(四)北斗时空信息
表5 宁波已建设的北斗时空信息应用场景
方向 |
场景内容 |
智慧港航 |
宁波舟山港建成全国首个北斗时空智能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码头。 |
智慧监测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全方位城管监测体系。 |
智能驾驶 |
通过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用户仅需一个账号/SDK即可获得全国高精度定位服务。 |
智慧物流 |
基于中国移动的5G网线路络、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和时空信息平台,物流作业过程中设备可接入5G专网,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 |
![]() |
宁波舟山港时空智能全场景应用港口
![]() |
可以依托国家首个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浙江(宁波)数据中心,积极开展“北斗高精度+”应用服务,对集卡车辆、共享电动车、宠物管理、煤气瓶等移动目标提供北斗高精度应用,持续深化在经济和资源普查、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五)数字孪生
表6 宁波已建设的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方向 |
场景内容 |
城市治理 |
构建宁波城市地理信息和实景三维基础模型,建设宁波数字孪生管理平台。 |
智慧水利 |
宁波市资规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联合建设数字孪生甬江流域。 |
国土空间规划 |
建立保税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宁波国家高新区城市立体空间信息化系统平台、东钱湖规划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平台等。 |
智慧交通 |
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全天候高速公路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部署,成为国内首座“数字孪生跨海大桥”。 |
![]() |
宁波甬江流域数字孪生平台
可以依托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从产业、楼宇、社区、园区、校园、港口等小切口开始,不断丰富特色数字孪生应用场景,逐步向城市全域、城乡一体的孪生大空间过渡,建设“数字孪生”之城。
![]() |
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
四、破局出圈之创新路径
与国内部分城市相比,宁波在推进创新应用场景建设中,还存在前沿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供需对接积极性不高、场景应用覆盖面不广、数据底座支撑不足等问题,亟需采取新模式新方法新渠道加速出圈破局。
(一)聚焦研发驱动,构建场景创新矩阵。利用好“甬江人才工程”,推动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大软件学院等高校优化相关专业设置,并联合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共建新兴赛道产业学院和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引育一批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鼓励建设一批创新应用实验室和未来场景实验室,开展新场景实测、模式验证,评估商业模型合理性、市场前景前瞻性、弹性政策适应性。探索设立由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资深专家参与运作的应用场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场景研发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二)聚焦供需对接,拓展场景合作机会。谋划建设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加强统筹协作,系统开展场景征集、场景发布、场景对接、落地实施等工作。鼓励通过“揭榜挂帅”、联合创新、优秀场景推介、企业路演遴选会等方式促进场景供需双方对接合作。探索市场化场景合作新机制,在商业模式、项目采购、资金合作等方面形成符合场景特征的新制度。积极开展跨区域场景合作,探索与长三角城市共建场景创新共同体,强化城市间场景创新合作。
(三)聚焦应用推广,促进场景深度覆盖。加强优质场景遴选,深度挖掘、重点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示范作用强的标杆场景,从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市场潜力、带动效应、推广价值等维度总结提炼经验做法,编制应用场景案例集、应用场景创新地图等,发布相关白皮书,形成广泛影响力。定期举办场景沙龙、场景峰会、场景创新大赛等主题活动,链接多层次资本和全球创新资源,强化融媒体宣传推广能力。
(四)聚焦数据底座,优化数字生态体系。持续升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立多源异构的总体架构,采取开放先进、多元异构的技术架构,打造支撑全市创新场景发展的数据底座,实现场景所需政用、商用、民用全领域数据高质量供给。在技术层面构筑数据合规应用的安全屏障,积极探索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同态加密等区块链新技术融合应用,构建数字靶场可信平台等“用数不见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