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春“第一会”看地方如何“拼经济”
发布时间:2023-02-16 点击量:123表1 “新春第一会”关键词及要点列举
序号 |
省市 |
关键词 |
要点 |
1 |
浙江省 |
创新、改革、开放 |
继续深化实施“八八战略”-推进创新深化,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推进改革攻坚,打造高质效改革先行省;推进开放提升,向高能级开放之省迈进。 |
2 |
广东省 |
高质量发展 |
凝心聚力推动全省上下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形成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奋进态势,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
3 |
河北省 |
投资创业首选地 |
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把河北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地,让企业家更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奋力开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 |
4 |
安徽省 |
为企优环境 |
牢固树立“抓而不紧等于没抓”的理念,做到求真抓实一以贯之,对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要抓铁有痕,对历史遗留问题要“新官理旧账”,决不能把历史问题再留给历史。 |
5 |
陕西省 |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
总投资5646亿元的79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
6 |
湖南省 |
从严治党 |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提供有力政治保障。 |
7 |
吉林省 |
优化营商环境 抓项目建设 |
释放优环境强信心、抓项目谋发展、拼经济促振兴的鲜明信号,迅速掀起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抓项目建设热潮,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 |
8 |
江西省 |
“2+6+N”产业发展 |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加大力度,坚定跑出“2+6+N”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9 |
福建省 |
民营经济 |
稳住民营企业的预期,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
10 |
江苏省 |
高质量发展 |
要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分析,主动作为、靠前发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落地见效。要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招引实施高水平项目,抓紧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抓好在建项目接续推进。 |
11 |
北京市 |
投资、生产、消费 |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强化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
12 |
上海市 |
优化营商环境 |
发挥政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作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各项任务举措,协同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与事中事后监管,用好数字化手段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 |
13 |
深圳市 |
高质量发展 重大项目开工 |
新开工项目共266个,总投资约3295.3亿元,2023年度计划投资约535.6亿元。 |
14 |
重庆市 |
双城经济圈建设 |
全力培育建设现代化重庆都市区,提速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
15 |
天津市 |
高质量发展 |
扎实实施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更大贡献。 |
资料来源:地方政府官网、各大新闻网站
一、地方重点聚焦方向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今年各地新春“第一会”的共识,针对各地发展阶段,围绕各地发展重点,从不同维度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
1.广东省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总量龙头,重点提出转变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2.江苏省
江苏省强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济运行中的困难问题和薄弱环节,聚焦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打通堵点难点卡点。
3.浙江省
浙江省提出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三大“一号工程”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4.重庆市
重庆市明确提出将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市委的“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系统谋划科学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大标志性项目(事项)。同时成立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科技创新、文创会展、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联盟,力争吸引1000家以上企业加入。
5.天津市
天津市注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功能区建设,全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二)聚焦改善营商环境
伴随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人口、土地等等旧要素禀赋红利均在消退,提升软环境愈发成为维持增长动能的关键,其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各地政府的重点探索领域。
1.上海市
上海长期以来重视制度探索,已连续六年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前五版行动方案共计推出750多项改革举措,累计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25万多户。
2.河北省
河北省围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严格落实平等对待国企民企的要求,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切实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等。
3.吉林省
吉林省将进一步推动投资审批、政务服务等权限向市县下放。目前,全省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及全省949个乡镇(街道)、302个村(社区)使用一套系统、一个平台进行全流程在线审批。全省已有1万余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112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三)聚焦重点项目建设
面对需求收缩的突出压力,进一步凸显出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多地政府将投资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关键抓手,重点关注重大产业项目引进、重点项目开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1.深圳市
深圳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在推进产业升级和提升城市品质中的关键作用。2023年首批26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 3295.3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45个,总投资约 704.2亿元;社会投资项目121个,总投资约 2591.1亿元,20个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项目涉及产业、基础设施、民生、房地产等领域,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项目、平湖智造园(一期)、前海深港创新产业园等。
2.陕西省
陕西省针对高质量项目,通过“谋划、储备、开工、投产”四张项目清单,聚焦优势产业进行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高端能源化工和军民融合标志性项目谋划;围绕24条重点工业产业链,谋划实施“两链融合”项目、配套支撑项目,发展项目群、产业群。
(四)聚焦深化改革
安徽省和湖南省持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严的基调,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1.安徽省
安徽省坚持“一改两为”,连续两年提出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加速建立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诉求便捷直达机制、快捷办理推进机制、评价跟踪问效机制,不断优化可预期可信赖的制度环境。
2.湖南省
湖南省围绕推进政治监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巡视巡察、纠“四风”治陋习树新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一体推进“三不腐”、拓展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五)聚焦提振企业信心
较多省份召开企业家专题座谈会,从提振企业信心入手,探讨释放经济内生增长潜力的发展路径。
1.江西省
江西省提出坚持“一产一策”“一企一方”“一题一解”,对症下药、精准攻坚,积极帮助企业全面研判形势、解决实际难题。
2.福建省
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重点强调稳住民营企业预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针对市场需求不足、民营企业创新转型不够快、要素保障不够强、服务效能不够高等问题,提出在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对企业主体平等对待、公平竞争的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各级政府主动联系服务企业家,与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
二、宁波聚焦及借鉴方向
通过汇总分析各地新春“第一会”聚焦方向,可以看出高质量发展、改善营商环境等逐步成为释放经济内生增长潜力的驱动力。浙江省锚定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大路径,提出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最优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环境,推动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内外贸综合实力、重要开放平台、企业主体提能升级。
在浙江省发展指引下,宁波市以“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为大会主题,提出全力推进动力更新、改革立新、开放拓新、品质焕新、文化育新、治理革新等举措,集中发布包含30个项目的创新、改革、开放三张攻坚清单,集中签约总投资2201亿元的101个重大项目,并呈现出制造业引领突出,重大项目占比高,产业覆盖新赛道的特点。参考其他地区发展方向和要点,宁波未来可进一步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如大力发展平台经济,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进行常态化监管,提振市场信心,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先进制造、产业升级方向制定提振消费类政策、扩大投资类政策;适度超前布局,重点落实交通水利、5G基站等“十四五”规划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