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羊圈”的几点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2-12-30 点击量:321第一波冲击即将收尾之际,为应对下一次冲击,我们总结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操作,尽量缩短病程减少痛苦(观点仅供参考):
前期阶段:
1、新冠病毒引发的症状在前期与风寒感冒相似,鼻塞、发烧、畏寒等都是寒入表的典型症状,该阶段应以散寒为主,具体包含:喝葱白红糖姜茶、热敷大椎穴(颈椎)、热水(或艾叶煮水)泡脚等,可高效快速辅助退烧。同理,哪里疼的厉害热敷哪里,尤其本身有旧疾、旧伤的部位。
2、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把手脚热起来(热水袋、泡脚等),尤其小孩子,快速进入高烧阶段,手脚冰凉久了会发生惊厥;同时水分的补充以好消化吸收的米油(大米粥明火熬出油)、面汤为主,而不是大量喝白开水,更不能喝各种冷饮。
3、若在此阶段服用了寒凉的药物,如莲花清瘟等,会错过最佳治疗期,引寒入里后,治疗进程将大大延长,且较易出现上吐下泻、高烧不退、浑身疼痛等更多症状。
4、正确认识自己身体的免疫机制与药物作用原理,不要一烧上去就怕烧傻了,疯狂使用退烧药。退烧药是强制发汗的,一开始就用退烧药,身体的免疫系统只能待药效退后卷土重来,升高身体温度来杀死病毒,这也是为什么会反复发烧退不下去的原因。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抬杠了。我们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西医是可以标准化、大面积推广的,可快速见效的;中医却讲究个体差异性,一人一方,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选择。
中后期阶段:
观察自身症状,大方向上把握寒、热。寒的症状有:明显怕冷、身体蜷缩、不爱喝水、痰液和鼻涕清稀、舌质淡、舌苔白等;热的症状有:明显怕热、口渴爱喝凉水、面红耳赤、情绪烦躁不安、痰液和鼻涕黄稠、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等。
然后这时候可以翻出囤的药,看看上面写的对应症状,对症下药了。
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走动、饮食以清淡好消化为主。
阳康阶段:
1、保证充足的休息,不要剧烈运动,心脏、脑部等未清除的病毒都会伺机而动,不要拿生命去证明自己现在有多虚。
2、注意保暖,不要受寒,病毒喜欢湿冷的身体,自己创造了环境就不要怪病毒狡猾了。
3、戴好口罩,做好消毒,继续做好防护。按照国外3-6个月冲击一波的频次,加之与外交流的限制完全放开,变异毒株流动性加强,何时实现友好共存不得而知。
4、舒缓的太极、八段锦等运动可以根据身体情况进行,身体通透、免疫强大才是硬道理。
最后,关于羊,信息杂乱多辩证,不要人云亦云盲目恐慌,但也不要盲目自大,毕竟我们人口基数大,免疫逃逸的毒株还未可知;毕竟病毒能在人体各个部位存活长达280天之久。
祝大家早日喜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