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谋划 因地制宜 | 加快推进我市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2-02-10 点击量:3442021年未来社区建设由试点转向创建,省发改委、住建厅在2021年度未来社区创建通知中明确提出:把未来社区建设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城市旧改新建、有机更新的全过程,丰富创建类型,鼓励百花齐放,加快推动从个案“试点”到面上推广。当前,旧改类未来社区正全面推进,宁波第四批创建名单中旧改类占比达83%,但在场景内容、工作机制、推进方式等方面还在探索之中。旧改类未来社区具有基础条件差异大、居民参与度高、空间资源多元、创建方式灵活等特点,为更好地推进我市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结合我司参与北仑星阳、江北云鹭湾、高新明珠等未来社区咨询工作的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供相关单位参考。
一是将未来社区创建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并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提升类老旧小区是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积极推进的内容,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这与未来社区的创建理念不谋而合。而且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已经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推进实施路径,明确了“怎么改?”“钱怎么出?”等系列问题,因此,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未来社区创建,能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效率,更好地实现社区高质量发展。
二是明确街道(镇)的实施主体责任。未来社区创建项目一般以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开发区(新区)管委会为建设主体,建设主体明确实施主体具体负责创建过程中的具体事宜。从目前未来社区推进实际看,全拆重建类、新建类未来社区,由于涉及土地一级开发、融资等事宜,一般由政府指定地方国企作为实施主体。而旧改类未来社区,更重要的是基于社区的需求调查,按照未来社区理念、场景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实施社区环境和软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需要街道、社区以及居民的深度参与。基于此,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应以社区所在街道(镇)为实施主体为宜,这也契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更好地统筹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创建工作。
三是充分发挥咨询机构的谋划和统筹作用。旧改类未来社区总体工程规模小,但内容系统而复杂,创建涉及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以及评估验收等诸多内容,不适宜采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宜采用综合性咨询模式,充分发挥咨询机构的综合优势,做好方案编制及创建全过程的管控。具体而言,一是由咨询机构负责实施方案编制,老旧小区改造创建未来社区,其空间及建筑部分相对成熟,通过咨询机构统筹整体方案以及场景系统设计、数字化等内容,可提高实施方案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实施性。二是由咨询机构提供综合性咨询服务,未来社区全咨服务采用“1+N+X”的组织方式,其中“1”为综合性咨询,“N”为前期专项咨询,“X”为工程建设专项咨询。对于旧改类未来社区,亟需包括选址咨询、场景系统咨询、资金平衡咨询、技术体系管理咨询、实施方案管理、运营管理与评估考核咨询等在内的综合性咨询服务,将未来社区创建的理念、要求贯穿创建全过程,确保创建成功并实现社区发展目标。对于工程建设专项咨询部分,即传统的项目管理、监理、造价、招标等服务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予以考虑。